覃发池
-
民俗文化之情
覃发池,首先是一个土家汉子。土家人的优秀品质在他身上才气横溢:情深义重,没有傲气,却有傲骨,为了事业,百折不挠。
土家族有着丰富的民间传统文化艺术,但有些已面临失传,急需挖掘整理和保护传承,再说这少数民族县,最重要的特色就是民族的文化艺术,他心急火燎。1994年,年已50出头的他,下定决心开始创办长阳土家族民俗文化村,组建土家族文化艺术团,他要建立一个像样的基地,来研习、弘扬土家文化艺术,把它制作成一盘充满民族风味的土家文化大餐,然后推向市场,既保护了民族文化遗产,又为当地旅游注入了新的活力,丰富了内涵。说事容易做事难,身无分文。县政府给了他一块地,而且是一块有着古老文化风水的宝地——观音阁。他没有给政府出难题,向政府伸手要更多的投资,而是走市场化经营之路。他亲自主持了设计,请来了施工队,正在准备大干之时,施工队却不辞而别。原来,是他的夫人把他们轰走了,说覃发池身无分文,是个骗子,干不下去的。夫人用心良苦,怕他栽进去了爬不出来。可覃发池不答应,他认准了的事栽进去也要干。这时他改变了战略,先去弄钱,这事得到了时任县委书记谭徽在同志的大力支持,亲自陪同他到宜昌市农业银行去争取扶贫开发贷款项目,一跑一整天,一等几个小时,老覃提着准备送给行长们的几坛土家族碗豆酱,膀子提得发酸,汗水打湿了他紧锁的眉头,也打湿了谭书记的心。见了行长没用他开口,谭书记一席话无法不让人感动:“这是我们的“东方之子”,为了民族文化事业呕心沥血作奉献,支持他一下吧,他绝对可靠。”
“长阳的天都来了,而且这样感人,我们一定支持。”行长们说。共计117万的开发贷款,像注入了兴奋剂,在那古老的观音阁拔地而起6栋漂亮的吊脚楼式楼房,具备了排练、演出、餐饮和住宿的基本条件。他要在这儿弄成土家文化传承的基地,弘扬的窗口,要在这儿打造土家族文化的大拼盘。他一方面组织人员排练本地的 “撒叶儿嗬、哭嫁、花鼓子、小调、南曲、薅草锣鼓、土家吹打乐”,进行舞台包装。另一方面,他要向唐僧学习,外出取经,先后10多次只身一人赴恩施和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,把流行于湘鄂西的土家文化艺术接过来,如“毛古斯舞”、“咚咚奎”、“肉连响”等。有一次他独自一人来到湖南湘西的龙山县,这里山大人稀,悬崖陡壁路难行,又洽遇暴雨洪水,他拉着树条连滚带爬,浑身是泥是水,饿了一整天,晚上摸到一户人家,他眨巴着两只还能动的眼睛,用微弱的声音请老大娘给几个红苕充饥。老大娘弄清了原委,这个有点文化模样的老头子是来学习土家族语言的,不仅给了他吃的,还十分心疼地责备道:“又不是年轻,一不为前途,二不为挣钱,命都不要了啊!”
这次赴龙山,自己吃苦不小,收获也不小,但回家后又遭到了一次痛批:“外出多天,又遇灾害,音讯不通,叫谁不担心?这大一把年纪了,是为了什么呢?”面对家人他振振有辞:“自己的民族自己不热爱谁热爱呢?自己的文化自己不发掘谁来发掘呢?民族文化就是我的心,我的情,阻挡我是不可能的,担心我是不必要的。你们就放心吧!”
他终于把土家语言搬上了舞台,填补了一项空白,如:“指嘎多,你嘎多;四比多,子龙多;十把大朵都,棉花夹;客的那也拿,打它多。”翻译过来是:“要吃饭就要种地;要吃肉就要喂猪;要穿衣服就要种棉花;有了这些,吃穿都不愁。”
10多年来,他的土家民俗文化村共演出5000余场,先后接待过10多位党和国家领导人,以及几十个国家的外宾。
1995年,中国首届民俗文化节在香港举办,长阳土家族民间艺术团受邀参加,大家很高兴,也很看重这次机会,可是,这样的大型演出,准备工作量很大,首先是道具,当时的香港还没有回归,海关只允许50公斤以内的行李过关,他为了节约资金,自己带领演员们一起亲手做,边设计,边制作,而且都要做成可撤散的,才好包装。每天坚持做到深夜凌晨,到回家时已是头昏眼花,直不起身子,抬不动腿子,还有饿瘪了的肚子。
在香港连续演出11场,场场暴满,有一次在演出结束后,有一位香港某大学的教授走上舞台紧紧拉着覃发池的手,热情洋溢地送上他刚刚写好的一张祝贺卡片,上面写道:“首先祝贺你们来港演出成功!你们此次来港演出对于海外文化交流掀开了斩新而别致的一幕。”字迹歪歪扭扭,看得出来是很激动,被土家文化燃烧出来的激动。
整个演出结束后,作为艺术总监的覃发池接受了香港电台和美国之音记者的专访,并进行了《土家文化根深叶茂》的专题学术讲座,着实潇洒走一回。
此后,全国各地来聘请他当顾问、当导演、当总监、当文化旅游策划的单位多的是,而且都是高薪,可是他就是不为所动,土家文化养育了他,他与土家文化有不了情。他说,我离开了这块土地,拿再多的钱,一钱不值。
政协委员之星
做个县政协委员,要说是件业余的事,轻松的事,享受荣誉的事,可他却看得责任重大,做成了委员中的明星,做得特别优秀。怎样优秀的呢?一是时间长,他从第一届委员一直到目前的第七届,连选连任几十年,其原因就是因为他优秀。二是在推选第七届委员时已经60多岁,退休后再被推选为委员的仅此一例,也是因为他优秀。三是在参政议政、建言献策中发挥了特殊作用,确实优秀。他总共提出过几十件提案,关注民生,关心经济社会的发展,关注各项建设,站的角度都很高。走到哪儿都有他了解民情的声音,不管是大会、小会发言,他讲的都是有情况、有数据、有切实可行的建议方案。特别是对有关文化工作这一块,更是起到了难得的参谋作用。
例如:他多次建言要加强民族民间文化的保护工作,得到了县政府高度重视,随即出台了《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保护条例》,并统筹规划,全面有序地采取了一系列的民族民间文化生态保护措施。一是由政府每年拿出30万元专款进行抢保工程;二是民间艺术比赛和民间艺术展览以及大型演出活动不断开展;三是对优秀民族民间文化艺人的独特表演还进行了录音、录像,便于资料的永久性收集和保存,以防失传;还有将土家文化艺术编入全县中小学“校本教材”,纳入课堂教学等等。他积极建言和参与申报国家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。2007年土家族舞蹈——“撒叶儿嗬”被国务院批准进入全国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。同时“长阳山歌”、“长阳南曲”、“都镇湾故事”、“长阳薅草锣鼓”四个项目已被批准为湖北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。他还建议和积极参与发展文化产业,把长阳的文化资源与旅游资源有机融合,既弘扬了文化,又推动了旅游,又发展了经济,创造一个繁荣多赢的局面。
覃发池,他在5年前就已拥抱了花甲,在一个多花甲的岁月里,他紧紧拥抱着土家文化舞动了近50个春秋;他紧紧拥抱着民间艺术而青春焕发。他说,他要履行他多年的诺言:扎根于土家山寨,致力于民俗文化。他说,他有诗歌为证:“土家山水足迹遍,民俗文化结奇缘。高山流水有知音,艺术真谛在其间。”、“人到花甲业未终,不到长城非英雄,老骥伏枥存壮心,夕阳西下一片红。”